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準媽媽視力模糊 竟是糖尿病作怪

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5624&sor=1


        台南一名30歲的準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才剛滿3個月,她就開始覺得視力模糊,而且越來越嚴重。經成大醫院眼科部主任許聖民問診後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發病已10餘年,平時糖化血色素(HbA1c)介於8%~10%之間,控制不甚理想,又因懷孕期間飲食及體內荷爾蒙的改變,讓她一夕之間雙眼視力剩0.4,確診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破解糖尿病人 飲食常見迷思

資料來源:好健康雜誌 41期  2017.7月號  P56-59
     諮詢/彭惠鈺(臺大醫院營養師)
     撰稿/吳思瑩

一旦罹患糖尿病,飲食上似乎就得斤斤計較,病友們也常交換情報:哪些東西可以降血糖要多吃,哪些不能吃,規則多如牛毛,彷彿一不小心就會誤踩食物「地雷」區。事實上這些說
法正確嗎?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防堵慢性腎臟病 醫改掉吃太多太油壞習慣

轉載作者:轉載自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
文章網址: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4923/
                    防堵慢性腎臟病 醫改掉吃太多太油壞習慣
文章內容:

近年來,慢性腎臟病的治療與防治方式多次躍上世界公共健康議題討論版面,也成為健康財務上的一大負擔!此一現象在台灣亦是如此,隨著國人肥胖人數增加,且社會人口結構逐漸高齡化,因而讓糖尿病人數逐年上揚,進而讓罹患腎臟疾病的危險性大幅增加!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糖尿病控制好可以停藥嗎?醫師這樣說...

轉載作者:轉載自華人健康網 (http://www.top1health.com)
文章網址: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53022
文章內容:

【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林蓉醫師】 2017年8月13日

「醫生,糖尿病控制好可以停藥嗎?」這是很多被診斷有糖尿病不久、用藥後血糖比較穩定的病人常問我的問題。有些病人甚至認為自己的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就自行停藥。可惜,到了三個月回診抽血才發現自己的血糖在不自不覺中又飆高了!

我能體會病人不喜歡吃藥的心情,但糖尿病沒有控制好,對身體卻有很大的傷害。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疾病、腎臟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糖尿病就是台灣民眾第五名的死亡殺手,而且是隱形殺手,它的可怕就是在疾病的早期並不會讓你有特別不舒服,讓你覺得它沒什麼,讓你輕視它,覺得自己不吃藥、不控制也沒有關係,等到身體出現症狀,常常已經有併發症了!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父親節當戒菸日 健康從「心」開始

轉載作者: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4422&sor=1
文章內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心戒菸又怕失敗嗎?戒菸傷「心」,提高戒菸成功的訣竅之一就是「設定戒菸日」。根據國民健康署103-105年戒菸專線6個月電訪追蹤調查顯示,有設定戒斷日的戒菸者比未設定者,戒菸成功率約增加2成。


菸害造成的健康損失中 心血管疾病死亡最高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18種水果比一比 高纖低糖 聖女番茄最優

轉載作者: 轉載自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
文章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627/32616976/

【甯瑋瑜╱台北報導】要吃得健康,不發胖,應選擇血糖不易急速上升食物。據國內學界對台灣常見18種水果最新研究調查,在低糖度、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與高膳食纖維的優質水果3指標中,以聖女番茄最佳,水梨、蘋果、木瓜、芭樂也位居前矛。至於葡萄、龍眼、西瓜,吃多易使血糖快速上升,糖尿病患應淺嘗即止。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大腸癌沒想像可怕 半數可這樣預防


轉載作者: 轉載自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
文章網址: http://www.nownews.com/n/2017/05/19/2528842

大腸癌已連續第9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但國健署提醒,大腸癌沒有想像中可怕,因為美國癌症研究機構指出,大腸癌是最可預防類型的癌症之一,有2分之1的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避免肥胖達到預防目的。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糖尿病腎臟疾病飲食建議

來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2017 年 03 月會訊

作者: 陳美櫻    營養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暨膳食部


2017 的 ADA 糖尿病醫療標準指引(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7),在糖尿病腎臟疾病的飲食建議與2016 相同,建議未洗腎的糖尿病腎臟疾病患者,每日蛋白質建議量是 0.8 g/kg;高量的蛋白質攝取 (蛋白質占總熱量大於 20%或攝取每公斤體重 1.3 公克以上) 會造成尿中的白蛋白上升及腎臟功能的流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是蛋白質的攝取低於 0.8 g/kg 時,並不會改變血糖及心血管的風險及增加腎小球過濾率,所以蛋白質建議量應避免過低。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上班族壓力大 甲狀腺機能亢進增2成

轉載作者: 轉載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
文章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70413/37616079/%E4%B8%8A%E7%8F%AD%E6%97%8F%E5%A3%93%E5%8A%9B%E5%A4%A7%E7%94%B2%E7%8B%80%E8%85%BA%E6%A9%9F%E8%83%BD%E4%BA%A2%E9%80%B2%E5%A2%9E2%E6%88%90

工作壓力大,體重莫名減輕,小心是內分泌失調所引起。汐止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張維倫表示,臨床上觀察,甲狀腺機能亢進在20~40歲族群近年約增加了2成,也因為健康檢查普及,這類問題容易被發現,此外,女性發生的比例高於男性,大約是6:1。發現異狀應盡早配合治療,避免延誤病情,造成甲狀腺風暴等副作用,也要少吃含碘成分高的食物。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高血壓衛教

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的主要危險因子。台灣高血壓的盛行率在男性為25%,女性為18%,在60歲以上的老人則上升到47%。近年來由於肥胖漢代謝症候群的患病率激增,也使台灣高血壓盛行率有上升趨勢。


亞洲高血壓患者特性與歐美大不相同,亞洲高血壓患者多半為中風病人居多,但歐美則較多為心肌梗塞患者,主要與膽固醇過高有關。因此血壓控制並非歐美醫界首要目標。此外,高血壓對於亞洲患者的傷害較高。同樣血壓值增加15mmHg,亞洲人罹患中風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也遠高於歐美。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糖尿病飲食

糖尿病人飲食原則
1.均衡攝取各類食物
糖尿病飲食是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以每餐攝取固定醣量和高纖、適量油脂攝取等方式達到控制血糖及維持健康的目的。「均衡飲食」是指每天適量的攝取六大類食物,即全穀根莖類(主食類)、豆魚肉蛋類、奶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類。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認識糖尿病

#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泛指一群新陳代謝疾病造成胰島素分泌缺失、胰島素作用缺失或兩者共同造成高血糖的表現。糖尿病是造成許多併發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失明、截肢和腎衰竭。因此,糖尿病的處置不僅需要注重血糖的控制,對於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例如:血脂異常、高胰島素血症、高血壓和肥胖等)也須加以控制。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是延緩及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糖尿病前期與預防糖尿病

血漿葡萄糖超過正常範圍,但還未達到糖尿病,稱為「糖尿病高風險群(increased risk for diabetes)或稱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可以分類為葡萄糖失耐(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空腹血糖偏高(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糖化血色素(HbA1c)介於5.7~6.4%,診斷標準如下表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不愛吃甜食,為什麼還是得糖尿病?糖尿病的6大迷思

來源: 天下雜誌  健康醫療   

作者: 林怡廷

主題: 不愛吃甜食,為什麼還是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6大迷思 

網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850  


你或身旁親友患有糖尿病嗎?根據健保署資料,2015年全台近138萬糖尿病確診病人;且保守估計至少仍有30、40萬名糖尿病隱形病患。

生活中充斥各種對糖尿病錯誤的觀念,讓民眾顯得無所適從:「糖尿病只是因為愛吃甜」、「打胰島素會洗腎」、「糖尿病只能吃芭樂或番茄」等。破除6大迷思,對抗糖尿病,你能積極甚至它和平共處。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就是藥[胃]你好

轉載作者: 
   轉載自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
   實習學生/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臨床藥學碩士班林育萩 

文章網址:
https://www.tdrf.org.tw/ch/05knows/kno_02_main.asp?bull_id=6227

多數台灣民眾普遍有「吃藥會傷胃,服用時一定要搭配吃胃藥」的想法。其實不是服用所有藥品都會傷胃,而且胃藥種類很多,必須針對用藥原因或症狀選擇適當的藥品,如果不當使用胃藥,不只無法達到保護胃的效果,還有可能和其他藥品發生交互作用,造成療效降低。


注意!市售果菜汁恐致高血糖

轉載作者: 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2285&sor=1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外國模特兒、女演員、名媛總是宣稱:「早餐吃奶昔!」、「為了養顏美容,都把食品製成奶昔!」使奶昔躍然成為人氣保健食品。這裡談到的「奶昔」,英文為 smoothies,是將豆漿、黃豆粉、優格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丟進果汁機攪打所製成的食品(相當於台灣吃的「精力湯」。)。

尿酸、痛風 迷思釐清

資料來源:好健康雜誌 53期  2020.07.15        諮詢╱郭佑民(臺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撰稿╱黃倩茹 有些人在健檢報告看到自己的尿酸值顯示紅字,但身體沒有不舒服也沒有症狀,很疑惑究竟是不是有痛風?聽說痛風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