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糖尿控制 我國倒數 新型長效胰島素 納健保給付

轉載自"聯合晚報"    作者:李樹人

文章網址: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4/1928145


台灣糖友普遍血糖控制不佳、併發症多,最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時間點過遲。專家指出,胰島素介入治療之時機與後續血糖達標率息息相關,但糖友常有NG觀念,拒絕胰島素注射治療,延誤病情。




國人普遍害怕打針,這也反映在糖尿病治療上,不願施打胰島素,以致血糖控制不良,
醫師提醒,不要懼怕胰島素,以免延誤病情。 圖/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這是一場醫師與患者的拉鋸戰。」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醫師形容,想說服糖友接受胰島素時就像是一場漫長革命,部分患者就是不想打針,歷經近十次門診溝通,還是拒絕施打胰島素。

許惠恒分析糖友常見的NG觀念,包括誤以為胰島素會導致洗腎、發胖、會上癮,許多病友以為用了胰島素,就代表病情惡化等,有些患者則是因為懼怕打針的疼痛而逃避,事實上,目前胰島素注射針頭短且細,幾乎不會感到疼痛。

台灣胰島素使用過遲,導致患者控糖不佳,這早已不是秘密,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整理台灣糖尿病治療三「十」瓶頸:許多糖友罹病10年後、糖化血色素平均超過10%時才使用胰島素,而這些患者治療六個月後僅有約10%成功達到控糖目標。

為了胰島素讓適時介入治療,健保署今年5月公告最新藥品給付規定中特別新增:「原則上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應優先使用metformin,或考慮早期開始使用胰島素」及「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倘於使用三種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仍無法理想控制血糖者,宜考慮給予胰島素治療。」

許惠恒說,最新健保局規定符合醫界普遍治療共識,因為口服降血糖藥物有其極限,當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量降到一定程度後,口服藥物已無法控制好血糖時,就應盡早接受胰島素治療;另外健保署亦於8月通過新一代長效基礎胰島素的健保給付,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說明,越早使用胰島素對胰臟的保護效果越大,因為血糖值若居高不下,胰臟將受到葡萄糖不可逆之毒害,傷害分泌胰島素之beta細胞。


以熱門宮廷劇「羋月傳」譬喻,葡萄糖毒性就有如秦國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威脅胰臟,此時就急需同盟國的即刻救援,而最有力的同盟便是胰島素,透過胰島素快速壓制葡萄糖毒性,降下過高的血糖值,及早保護beta細胞。



尿酸、痛風 迷思釐清

資料來源:好健康雜誌 53期  2020.07.15        諮詢╱郭佑民(臺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撰稿╱黃倩茹 有些人在健檢報告看到自己的尿酸值顯示紅字,但身體沒有不舒服也沒有症狀,很疑惑究竟是不是有痛風?聽說痛風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