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作者: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9099&sor=1
文章內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冬天可說是台灣人進補的季節,但常有人不分青紅皂白亂補一通,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者,若不當心恐影響腎功能;一名患有糖尿病的廖先生,近日因為天氣轉涼,進補次數變的頻繁,薑母鴨、麻油雞、藥膳排骨都來者不拒,竟吃到腳腫、血壓升高、血糖破錶才緊急就醫。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喝一碗綜合甜湯 血糖恐爆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5/11/30
寒冷的冬天,上一碗甜湯,暖胃又暖心。醫師提醒,甜湯常見的配料,如紅豆、綠豆、蓮子、芋頭、地瓜,加上黑糖水、冰糖水,不但熱量頗高,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吃一小碗血糖恐爆表,嚴重甚至造成病情失控。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天冷泡湯抗寒 心血管疾病患者5禁忌
轉載作者: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8966&sor=1
文章內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天氣漸冷,又到了泡湯的好時節,溫泉能讓人通體舒暢,消除寒意與疲勞。但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氣溫變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需定期血壓監測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以免泡湯時,發生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意外。而若一旦發生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及肢體麻痺情事,應於第一時間,施予適當急救處置,再趕緊送醫,以提升存活率。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8966&sor=1
文章內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天氣漸冷,又到了泡湯的好時節,溫泉能讓人通體舒暢,消除寒意與疲勞。但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氣溫變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需定期血壓監測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以免泡湯時,發生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意外。而若一旦發生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及肢體麻痺情事,應於第一時間,施予適當急救處置,再趕緊送醫,以提升存活率。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心悸別怪咖啡因 竟是甲狀腺亢進作怪
文章標題:心悸別怪咖啡因 竟是甲狀腺亢進作怪
轉載作者: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8923&sor=1
文章內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甲狀腺亢進每個人症狀表現可能不同,也常讓人誤認是其它疾病,而延誤治療。像是20多歲的陳小姐在健檢時發現,心跳高達每分鐘120多下,偶而有些心悸,自覺可能是容易緊張又喜歡喝咖啡之故,所以並沒有太注意。其次還有月經不規則,難以入睡的情形,經醫師觸診發現脖頸較腫大,建議其抽血檢查,證實患有甲狀腺亢進。在服用藥物後,心悸及睡眠都改善許多。
轉載作者: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8923&sor=1
文章內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甲狀腺亢進每個人症狀表現可能不同,也常讓人誤認是其它疾病,而延誤治療。像是20多歲的陳小姐在健檢時發現,心跳高達每分鐘120多下,偶而有些心悸,自覺可能是容易緊張又喜歡喝咖啡之故,所以並沒有太注意。其次還有月經不規則,難以入睡的情形,經醫師觸診發現脖頸較腫大,建議其抽血檢查,證實患有甲狀腺亢進。在服用藥物後,心悸及睡眠都改善許多。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何止加工肉品 生活中暗藏的6種致癌物
來源: 天下每日報 104.10.27
作者: 張詠晴
主題: 何止加工肉品 生活中暗藏的6種致癌物
網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852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研究中心公佈,加工肉品會導致罹患癌症,紅肉也會升高罹癌風險。其實而止加工肉品,生活中還暗藏多種致癌物,有些可能你想多想不到。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26日公佈有堅實基礎的研究發現,指出加工肉品(培根、火腿等)會導致大腸癌。IARC也發現,紅肉(牛、羊等)也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根據美國癌症學會(ACS),在美國,大腸癌是第三常見的癌症類型。美國人一生中罹患大腸癌機率是1/20,且大腸癌可能在今年導致約4萬9000人死亡。
其實除了加工肉品之外,WHO 也透過研究列出其他致癌物,如果你可以在生活中遠離這些物品,就可以大幅降低罹患癌症風險。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糖尿病臨床監測建議表
糖尿病臨床監測建議表
|
||
測試項目
|
建議頻率
|
|
糖化血色素及靜脈血漿糖
|
3 個月
|
|
糖尿病衛教
|
3 個月
|
|
血脂肪
|
低密度、高密度與總膽固醇/ 三酸甘油酯
|
1 年
|
若血脂異常或使用降血脂藥物
|
3-6 個月
|
|
腎臟
|
肌酸酐/eGFR/尿液常規/白蛋白尿(註1)
|
1 年
|
若上述檢查異常需追蹤者
|
3-6 個月
|
|
眼睛
|
視力、眼底檢查 ( 註2)
|
1 年
|
足部
|
脈搏、踝臂動脈收縮壓比值 ( 註3)
|
1 年
|
神經病變
|
單股纖維壓覺、頻率128 Hz 音叉震動感、肌腱反射
|
1 年
|
口腔檢查
|
1年
|
|
癌症篩檢
|
配合國健署癌篩政策
|
|
糖尿病人自我管理:體重、血壓、血糖、足部
|
經常
|
|
註1:以一般尿液試紙檢測蛋白質,若測不到蛋白尿,但設備允許,建議檢測尿液中
白蛋白/肌酸酐比值,檢測結果異常,則建議在3-6 個月內重覆測定,若3次的
檢查中有2次結果異常,則診斷為蛋白尿。
註2:依眼底檢查結果決定追蹤頻率:
● 1 年1 次:沒有變化或輕微變化。
● 每3-6 個月檢查一次:比上次檢查更惡化。
● 更頻繁追蹤:懷孕。
有下列情形建議轉診眼科專科醫師:
● 當天轉診:突發性視力喪失、有視網膜剝離的現象。
● 一週內轉診:有視網膜前和/ 或玻璃體出血、新生血管或虹膜炎。
● 1-2 個月內轉診:重度的視網膜病變、無法解釋的視力衰退、黃斑部水腫
、無法解釋的視網膜變化、白內障、無法看見眼底。
註3:若有足部潰瘍或感染,建議轉診至足部照護團隊。
|
||
資料來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2015糖尿病 臨床照護指引
|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
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
|
||
血糖
|
糖化血色素(HbA1c)
|
< 7.0 % ( 需個別化考量)
|
空腹(餐前)血糖
|
80 ~ 130 mg/dl
|
|
餐後1-2 小時血糖
|
< 160 mg/dl
|
|
血壓
|
一般建議
|
< 140/90
mmHg
|
腎病變患者
|
< 130/80
mmHg
|
|
65 歲以上長者
|
< 150/90 mmHg
|
|
血脂肪
(首要目標)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
< 100 mg/dl
|
< 70 mg/dl( 如有心血管疾病)
|
||
血脂肪
(次要目標)
|
總膽固醇(TCH)
|
< 160 mg/dl
|
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
|
< 130 mg/dl
|
|
< 100 mg/dl
( 如有心血管疾病)
|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
> 40 mg/dl (
男)
> 50 mg/dl (
女)
|
|
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
|
< 150 mg/dl
|
|
生活型態改變
|
戒菸
|
強烈建議
|
運動 |
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建議每週> 150 分鐘;較中等強度稍強的體能活動,建議每週至少3日,每日至少20 分鐘。
|
|
身體質量指數(BMI)
|
18.5 ~ 24 Kg/m2
|
|
腰圍
|
< 90 cm ( 男),< 80 cm ( 女)
|
|
資料來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2015糖尿病 臨床照護指引
|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
來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2014 年 3 月會訊
作者: 張凱為, 詹貴川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
主題: 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
約 80%的糖尿病患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造成的心血管併發症包括“大血管疾病(macrovascular disease) ”、“小血管疾病(microvascular disease) ” 及“心衰竭”。
一、大血管疾病(macrovascular disease)
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中風及周邊動脈疾病。男性糖尿病患得到冠心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二倍,而女性病患是三倍;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二倍;在周邊動脈疾病病患裡,糖尿病占了 20-30%。冠心病、中風、及周邊動脈疾病的致病機轉類似,都算是大血管疾病。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糖尿病『營養品』傻傻分不清
來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2015 年 3 月會訊
作者: 蔡杏君
彰化基督教醫院 營養部營養師
主題: 糖尿病『營養品』傻傻分不清
還記得那一天阿土伯來門診時,說著最近體重減輕、體力變差,身邊的孩子擔心是不是營養不夠?於是,想到廣告中提及『用喝的,補足營養身體好,父母健康、兒女安心』還特別買了糖尿病專用營養品給我喝,但血糖未好反差,這到底是怎麼 回事呢?其實這些標示著『糖尿病專用』的營養品,多數強調營養均衡又能穩定血 糖,讓人看了心動,而去購買飲用,但事實上呢?經臨床上觀察,常讓血糖控制更不好。到底糖尿病營養品該如何使用,才能有效地協助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呢?又該如何選擇正確的營養補充品及食用份量呢?首先讓我們來認識市售糖尿病營養品的種類有: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遵守健康5原則 遠離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2015/09/24
根據統計,心臟病光在去年就奪走了近兩萬條人命,位居國人死亡率的第二位,平均每2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10萬人死亡,佔全球總死亡人數31%,其中740萬人死於心臟病,670萬人死於中風,估計到2030年全球死亡人數,將攀升至每年2,300萬人,等同於台灣總人口數。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臺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心臟疾病、腦中風、高血壓及糖尿病四種心血管相關疾病標準化死亡率,可發現2014年與1986年相比,已下降了6成,但近5年來,心臟疾病、高血壓及糖尿病標準化死亡率分別上升5.9%、10.7%及2.8%。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急性心肌梗塞,此危險因子來自三高、肥胖與吸菸等原因。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臺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心臟疾病、腦中風、高血壓及糖尿病四種心血管相關疾病標準化死亡率,可發現2014年與1986年相比,已下降了6成,但近5年來,心臟疾病、高血壓及糖尿病標準化死亡率分別上升5.9%、10.7%及2.8%。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急性心肌梗塞,此危險因子來自三高、肥胖與吸菸等原因。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囤藥、搞丟藥 健保不再埋單
訂閱:
文章 (Atom)
尿酸、痛風 迷思釐清
資料來源:好健康雜誌 53期 2020.07.15 諮詢╱郭佑民(臺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撰稿╱黃倩茹 有些人在健檢報告看到自己的尿酸值顯示紅字,但身體沒有不舒服也沒有症狀,很疑惑究竟是不是有痛風?聽說痛風藥吃了...
-
轉載作者: 轉載自蘋果日報 ( http://www.appledaily.com.tw ) 文章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627/32616976/ 【甯瑋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