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康健雜誌217期
作者: 楊心怡
網址: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3685&fullpage=true
對於政府想開放日本核災4縣的食品進口,引發許多民眾對食品安全擔憂。為什麼要拿民眾的健康當籌碼換取外交?開放後政府真的有能力把關,保障民眾健康安全嗎?民眾有沒有辦法自保?《康健》詢問專家,重要問題一次解答。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遭摧毀,爆發核能危機,同時也引爆了一連串食安危機。
核災剛發生時,許多國家包括台灣,都發布日本產品進口禁令,擔心吃下受到輻射污染的食物;經過了5年半,輻射層對食物的風險隨時間逐漸下降,各國對日本產品的禁令大多已慢慢放寬,台灣也正研擬逐步解禁日本核災區食物。行政院長林全日前更承認,目前政府確實是在「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的前提下思考配套。
只是2016年11月時,執政黨試圖在3天內於全國開完10場公聽會的程序引發爭議,讓政策失焦,淪為政黨的口水戰,而無法從理性、科學的基礎討論開放後民眾會否面臨健康風險,以及政府是否有能力把關,以保障民眾的健康安全。
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解釋,要檢視食物輻射性是否對人體造成傷害、傷害有多大,需要考量:危險物質的確認、危險物質的特性與暴露量。
就這次日本食物的輻射危害而言,輻射粒子本身已確認有風險,重點就在暴露量是否構成健康風險。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的規定,來自非背景輻射的游離輻射值,一般人年劑量規定是不超過1毫西弗(mSv/yr);由此數據推算,一天可接受的輻射劑量為0.0027毫西弗。「如果暴露量小於這個數值,便可認定風險是相對安全的,」姜至剛說明。
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生陳元孝便以日本公布的檢測數據進行估算。針對風險地區6大類食物,從日本當地測得的食物輻射值「最大值」為基準,再參考國人攝食這6類食物的「最大攝食量」,相乘得出每人每天的飲食輻射暴露量。
針對不同年齡層分析的結果發現,在所有元素都以最大值計算的情況下,只有成人剛好達到0.0027的標準,「而這是在成人每一餐都吃到日本5個風險地區的食物,且每餐的量都吃最多的前提下的數據,」其他包括小孩、青少年、老年人都沒有超過,姜至剛指出。
也就是說,單從科學數據來看,除非民眾每天都吃到日本的輻射污染食物,且吃到最大量,才可能造成明顯的健康風險。
不過,日本核災區食物到底該不該開放,之所以引發極大爭議,原因在於各界對「風險」的感受與接受程度不同。
或許從科學數據上來看,這些核災區食物相對來講風險並不高,但相信民眾心裡總還是會有疑慮,是否能免則免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助理教授林中英便明白點出,台灣每年從日本進口食品數量這麼大,一年所有食品進口數量當中,日本食品就佔約四分之一,消費者吃到的日本食品這麼多,政府或許應該更謹慎評估風險。而且,已經從42縣市進口日本食品了,真的差這5縣市嗎?
福島核災事件至今屆滿5年半,雖然不同核種的半衰期不盡相同,碘131僅7∼8天;銫134約兩年;銫137約30∼50年;鍶約30∼50年,對於部分輻射層如銫、鍶等,半衰期可能還不到十分之一,但姜至剛提到,空氣中的輻射層隨時間會逐漸減少,1年、5年、10年的風險值會逐漸下降,日本政府目前也逐漸減少檢驗品項,一些不再是高風險食物便不再檢測;各國對日本食品的輸入限制,近年也逐漸放寬。
而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也表示,政府目前的方案是全面禁止福島縣產品,其餘4縣的產品,只要日本當地規定不可流通上市的也不輸入;另外,考量到嬰幼兒較敏感、水的攝食量可能較大,也禁止嬰幼兒食品及飲用水輸入,「基本上已剔除許多高風險食物」。
再者,台灣確實已採取最嚴格標準來檢驗輻射污染食物。
李俊璋說明,台灣於2016年1月18日已修正,針對銫134與銫137,比照日本採取較嚴格的總和限量標準。
從下表可以看出,台灣的標準比起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與歐盟都嚴格許多。
而就算台灣採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但人民普遍對政府的檢驗能力與執行力沒有信心。質疑的其中一點便是邊境檢測的儀器與人手是否足夠應付?目前衛福部委託原能會核能研究所及輻射檢測中心兩個實驗室負責邊境食品檢測,全國也還有6個實驗室能夠支援。
至於檢測儀器,姜至剛提到,台灣採用的是最精密的純鍺偵檢器,可以偵測單項食品中的微量輻射與核種,比起門式輻射偵檢器(RPM)更為精準,而且RPM會受到檢測時間長短,及天然背景的輻射影響,無法鑑別貨櫃中的核種。
林中英以高風險的漁獲為例,將皮去掉、絞碎後以純鍺偵檢器檢測,若發現異常,會再進高溫爐,使其物質灰化、濃縮後再檢測一次,確認其中的輻射物質種類及含量。
不過李俊璋也提到,沒有所謂的「零風險」,就看這個風險消費者能否接受;「但前提是,政府需確實做好產地標示,並要求食品附上輻射檢測證明,讓民眾能清楚看懂產地來源,吃與不吃、買與不買的選擇權就交給民眾,」他強烈呼籲。
姜至剛也認為,不要吃多、頻率控制,也是民眾面對食品安全議題該做的功課。
●飲食+運動
吃鈣片、多吃新鮮蔬果、多運動,有機會預防,並降低放射線的影響,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助理教授林中英表示。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D的食物,也能增強抗氧化功能,強化細胞,減輕輻射傷害。
●蔬果清潔
蔬菜、水果因主要透過粉塵污染,只要清洗、擦抹、去除表皮、摘除外葉就可減少蔬果表面的輻射量;但對於積存在農作物、動物或水產體內的輻射物污染則無作用,只好少吃為妙,「像大型魚如鮪魚、鮭魚最好少吃,」林中英提醒。
●慎選扇貝類、莓果類、薯類、芋類、昆布等食物
林中英提醒,這些食物較易吸收輻射粒子,民眾若有疑慮可謹慎選擇,「尤其昆布、扇貝是不太移動的水產類,從海洋裡吸收的量反而較魚類多。」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遭摧毀,爆發核能危機,同時也引爆了一連串食安危機。
核災剛發生時,許多國家包括台灣,都發布日本產品進口禁令,擔心吃下受到輻射污染的食物;經過了5年半,輻射層對食物的風險隨時間逐漸下降,各國對日本產品的禁令大多已慢慢放寬,台灣也正研擬逐步解禁日本核災區食物。行政院長林全日前更承認,目前政府確實是在「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的前提下思考配套。
只是2016年11月時,執政黨試圖在3天內於全國開完10場公聽會的程序引發爭議,讓政策失焦,淪為政黨的口水戰,而無法從理性、科學的基礎討論開放後民眾會否面臨健康風險,以及政府是否有能力把關,以保障民眾的健康安全。
就現有科學證據評估,核災區食物不致危害健康
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解釋,要檢視食物輻射性是否對人體造成傷害、傷害有多大,需要考量:危險物質的確認、危險物質的特性與暴露量。
就這次日本食物的輻射危害而言,輻射粒子本身已確認有風險,重點就在暴露量是否構成健康風險。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的規定,來自非背景輻射的游離輻射值,一般人年劑量規定是不超過1毫西弗(mSv/yr);由此數據推算,一天可接受的輻射劑量為0.0027毫西弗。「如果暴露量小於這個數值,便可認定風險是相對安全的,」姜至剛說明。
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生陳元孝便以日本公布的檢測數據進行估算。針對風險地區6大類食物,從日本當地測得的食物輻射值「最大值」為基準,再參考國人攝食這6類食物的「最大攝食量」,相乘得出每人每天的飲食輻射暴露量。
針對不同年齡層分析的結果發現,在所有元素都以最大值計算的情況下,只有成人剛好達到0.0027的標準,「而這是在成人每一餐都吃到日本5個風險地區的食物,且每餐的量都吃最多的前提下的數據,」其他包括小孩、青少年、老年人都沒有超過,姜至剛指出。
也就是說,單從科學數據來看,除非民眾每天都吃到日本的輻射污染食物,且吃到最大量,才可能造成明顯的健康風險。
不過,日本核災區食物到底該不該開放,之所以引發極大爭議,原因在於各界對「風險」的感受與接受程度不同。
或許從科學數據上來看,這些核災區食物相對來講風險並不高,但相信民眾心裡總還是會有疑慮,是否能免則免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助理教授林中英便明白點出,台灣每年從日本進口食品數量這麼大,一年所有食品進口數量當中,日本食品就佔約四分之一,消費者吃到的日本食品這麼多,政府或許應該更謹慎評估風險。而且,已經從42縣市進口日本食品了,真的差這5縣市嗎?
毒物專家認可,檢測標準及條件限制應逐步調整
福島核災事件至今屆滿5年半,雖然不同核種的半衰期不盡相同,碘131僅7∼8天;銫134約兩年;銫137約30∼50年;鍶約30∼50年,對於部分輻射層如銫、鍶等,半衰期可能還不到十分之一,但姜至剛提到,空氣中的輻射層隨時間會逐漸減少,1年、5年、10年的風險值會逐漸下降,日本政府目前也逐漸減少檢驗品項,一些不再是高風險食物便不再檢測;各國對日本食品的輸入限制,近年也逐漸放寬。
而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也表示,政府目前的方案是全面禁止福島縣產品,其餘4縣的產品,只要日本當地規定不可流通上市的也不輸入;另外,考量到嬰幼兒較敏感、水的攝食量可能較大,也禁止嬰幼兒食品及飲用水輸入,「基本上已剔除許多高風險食物」。
再者,台灣確實已採取最嚴格標準來檢驗輻射污染食物。
李俊璋說明,台灣於2016年1月18日已修正,針對銫134與銫137,比照日本採取較嚴格的總和限量標準。
從下表可以看出,台灣的標準比起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與歐盟都嚴格許多。
而就算台灣採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但人民普遍對政府的檢驗能力與執行力沒有信心。質疑的其中一點便是邊境檢測的儀器與人手是否足夠應付?目前衛福部委託原能會核能研究所及輻射檢測中心兩個實驗室負責邊境食品檢測,全國也還有6個實驗室能夠支援。
政府需做好產地標示,並要求附上輻射檢測證明
至於檢測儀器,姜至剛提到,台灣採用的是最精密的純鍺偵檢器,可以偵測單項食品中的微量輻射與核種,比起門式輻射偵檢器(RPM)更為精準,而且RPM會受到檢測時間長短,及天然背景的輻射影響,無法鑑別貨櫃中的核種。
林中英以高風險的漁獲為例,將皮去掉、絞碎後以純鍺偵檢器檢測,若發現異常,會再進高溫爐,使其物質灰化、濃縮後再檢測一次,確認其中的輻射物質種類及含量。
不過李俊璋也提到,沒有所謂的「零風險」,就看這個風險消費者能否接受;「但前提是,政府需確實做好產地標示,並要求食品附上輻射檢測證明,讓民眾能清楚看懂產地來源,吃與不吃、買與不買的選擇權就交給民眾,」他強烈呼籲。
姜至剛也認為,不要吃多、頻率控制,也是民眾面對食品安全議題該做的功課。
3重點,降低輻射影響
●飲食+運動
吃鈣片、多吃新鮮蔬果、多運動,有機會預防,並降低放射線的影響,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助理教授林中英表示。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D的食物,也能增強抗氧化功能,強化細胞,減輕輻射傷害。
●蔬果清潔
蔬菜、水果因主要透過粉塵污染,只要清洗、擦抹、去除表皮、摘除外葉就可減少蔬果表面的輻射量;但對於積存在農作物、動物或水產體內的輻射物污染則無作用,只好少吃為妙,「像大型魚如鮪魚、鮭魚最好少吃,」林中英提醒。
●慎選扇貝類、莓果類、薯類、芋類、昆布等食物
林中英提醒,這些食物較易吸收輻射粒子,民眾若有疑慮可謹慎選擇,「尤其昆布、扇貝是不太移動的水產類,從海洋裡吸收的量反而較魚類多。」